北京时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医学奖此消息一出,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国。屠教授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对此苏州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玄振玉博士非常欣慰,“屠教授获奖是中医药对诺贝尔奖的贡献,也是给诺贝尔奖的一个礼物。” 历来对中医药的质疑声一直不断,不同的人在质疑中医药,甚至有人质疑此次屠教授获奖是否和中医药有关? 带着这些问题,生物探索记者有幸专访到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首届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苏州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玄振玉博士。
玄振玉表示,屠教授本人已澄清,青蒿素的研制是受到了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用法“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 “对中医的质疑主要是说中医的不科学,但现在看来提中医不科学的,恰恰都不是学中医的,也不是学西医,而是一些边缘学科在质疑。要想质疑一个学科,至少得懂这个学科,要深入地研究这个学科,不要抓住这个学科里某些落后的东西全盘去否定,这不是一个科学家所应该具备的观点和素养。” “此次蒿素获得诺奖的事件,人们对中医的兴趣再次被点燃,全球对中医药的关注也产生了史无前例的兴趣,国内甚至国外对中医的质疑声会下降一些。”对于这点,玄振玉博士表示很欣慰。
玄振玉博士所带领的苏州玉森,致力于天然药物、中药的现代化研究致力于天然药物、中药的现代化研究(特别是在心脑血管、抗感染领域创新药物的筛选和开发)及产业化工作。
2007年,作为首届领军人才创业项目,玉森搬迁至苏州工业园区。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列为苏州工业园区首批扎根计划企业。
玄振玉回想当时,玉森在张江高科发展了5、6年,有些技术积累想做产业化,更好地造福于人民。当时张江高科对土地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玉森受到了苏州工业园区领军人才的吸引,后来也亲自感受到园区政府和领导亲商亲民的政策,成功在BioBAY落户。目前在玉森新药在园区建成了总实验室面积3000余平方米实验室。建成了苏州市分离纯化与制剂平台、已通过CNAS复审的分析测试中心平台、GMP固体制剂车间,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平台、GSP资质的新思维药业销售平台、以及吴淞江制药生产平台等。这一切都得益于园区优惠的政策。
玉森新药立足科技创新,打造国内中药新药研发第一品牌,以研发驱动产业化,已逐年成长为国内申报新药及通过率最多的新药研发机构之一。
玄博士介绍到,玉森每年的研发的新药比较多,在中药研发领域里排名前列。当然这么多的药物,我们不会都自己去生产,我们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去生产,剩下的就做技术转让。这两年都是和比较大的药厂,如鲁南制药、扬子江制药、浙江华东医药、葵花制药、振东制药等公司进行合作。“新药价值的提高也显示了国内制药行业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渴求和期待。重视技术,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然而据生物探索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的中药审批正出现边缘化趋势,去年获批新药中的中成药占比仅为2.19%。 对此,玄博士解释到,“中药、化药、生物药审批的门槛近两年国家都在提高,新的注册管理办法、品评规则也好,都在加强要求,不仅仅中药的审批数量下降,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的审批数量也在下降,这说明我们国家本着为人民健康的角度提高注册门槛,这点我是赞同的。” 玄博士进一步说到,中药的审批数量之所以这么少,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家对中药特殊的审批政策还没有落实,因为中药毕竟不同于化药,套用化药的政策不一定能适用。这点是将来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对中药方面的要求是需要进一步细化的。 第二,药物研发企业和团队没有深刻领会新药研发的细节,在药品安全评价方面,我们必须要认真的对待,以前我们认为中药是安全的,但现在看来,中药也是有毒性的,而且特别像肝毒性、肾毒性是普遍存在的。近两年有很多药物没有通过审批就是因为系统的安全性评价不过关,这就是我们对中药的安全性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所致。建议在接下来开发中药的过程中,首先去探索它的安全性,感觉可以再进行新药研究,这样审批通过率更高一些。
苏州玉森不仅仅有自己的新药研发团队,更是组建了药物筛选的团队。近几年,玉森主要关注在疾病谱里上升比较快的疾病,同时中药也比较有优势的领域。玄振玉举了个例子,甲亢已经从10年前0.5%的发病率,上升到现在2%,已经是比较大的病种了,但其药物还是比较古老,而且不良反应越来愈大,亟需新的药物产生。“这恰恰是中药有独特优势的地方,我们在这个领域进行了挖掘和探索,发现在一种常用的植物药里面有治疗甲亢效果非常好的成分,比现有药物在安全性方面有显著的提高,而且暂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将来一旦上市应该是非常好的重磅级产品。目前已申请国际专利,我希望能够做国际和国内同步注册。” 提到现在比较热门的精准医疗,玄博士笑言,“精准医疗的核心就是个性化用药,而个性化用药就是中医一贯的观点,中医讲究辨证论治,相同的疾病,不同的人,不同的季节,用药都有所差别,这和精准医疗的核心思想是不谋而合的,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提出这样的观点是非常有智慧的。” 对于如何进一步更好地发展中医药,玄振玉提出了两点建议:一要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审批制度外,此外中医药研究出来的产品能不能优先进入医保政策,使得传统的中医药能够为更多的人所了解。 二是要加大市场的监察力度,现在中成药市场比较乱,造假很多。监管部门应该加大监察力度,将不合格的产品及时剔除市场,让老百姓用到真正有效的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