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园区,不知道这9位“小鲜肉”,你分分钟就Out了!!
来源: | 作者:szyusen | 发布时间: 2016-05-30 | 2306 次浏览 | 分享到:

  你的青春时光在做什么? 有那么一群人 在最好的时光 爬上另一座座山峰 永不停息地追逐着光与梦……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往届最年轻的领军人才


首届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 玄振玉

  玄振玉,1975年生,山东省莱芜市人,高级工程师、博士、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首届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现任上海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州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兼总经理,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主讲研究生课程《新药研究与开发》。   2007年被评为"首届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荣誉称号,为当年15位领军人才中年龄最小一位。   1997年开始从事中药新药开发的实践,2003提出"循证新药研究"的新药筛选方法,在此理论指导下,研究并申报了16项具有独家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其中包括一类新药3项,在中药及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有效部位的研究领域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近几年来,参编《李时珍医学全书》等著作3部,已经全部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共参与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启明星专项基金、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专项基金等课题11项,主持公司新药开发课题"注射用连翘酯苷冻干粉针""开拓普片"16项,发表相关论文十几篇,申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80余项,其中包括PCT国际专利3项,培养硕士研究生4人。

第二届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 王鹏飞(图片)(左:王鹏飞;右:合伙人龚轶)

  王鹏飞出生于1976年,分别于1998年和2001年获复旦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期间,他首次成功地制造了互补隧穿晶体管(Complementary-TFET),开辟了新的微电子技术领域,命名了当前微电子器件中非常热门的“TFET”器件。   王鹏飞2004年起在德国英飞凌科技有限公司工作,2008年,从德国学成归来王鹏飞,和合伙创始人龚轶在苏州工业园区创办东微半导体,潜心研发快充式充电桩所用的电源模块等半导体器件。20096月加入复旦大学。回国后他还发明并制造出了世界第一个介于浮栅MOSFET和普通MOSFET之间的半浮栅器件“SFGT”,性能优异并且有广泛的潜在应用。   王鹏飞发明的多种核心技术已被大规模生产采用或实现技术转让,他目前拥有授权专利与专利申请100余项,发表论文70多篇。目前已为复旦大学开发出UTFETGaN DH-HEMTSFGTTFET-RRAM等先进器件技术。   (略)..........